零碳建筑 | EU“减碳55%”提案加速推进:建筑减排雄心加码,2050碳中和目标达成能否加速?
全球低碳转型正在持续推进,建筑行业所受关注持续走高。在2021年发布的Fit for 55提案中,欧盟已明确将建筑行业定位为欧盟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行业之一。根据欧盟理事会(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的数据,建筑行业已占欧盟终端能源消费的40%,并带来了36%能源相关的排放,加上现有建筑中高达75%存在能源效率低的问题[1],这预示着该行业蕴含着巨大的减排潜力。
Fit for 55提案
Fit for 55提案由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7月14日发布,涵盖能源、工业、交通、建筑、金融、甲烷等众多行业,旨在实现2030年底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55%的气候目标。建筑行业是欧盟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行业之一。
今年4月,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关于修订《建筑能效指令》(Energy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Directive)的提案,相关机制的更新也在同步进行。这些进展将在欧盟乃至全球范围产生广泛影响,不仅触及建筑行业的直接利益相关方,如建筑所有者和使用者、房地产开发商等,建筑产业价值链涉及的相关产业及欧盟贸易伙伴也都将参与其中。
必威在线登录 (WRI)以Fit for 55提案中对建筑行业的相关规定为基础,从修订《建筑能效指令》、建立建筑行业碳市场、修订减排责任分担机制等三个维度对欧盟建筑行业减碳转型最新进展进行了梳理归纳。
欧盟减少建筑排放的主要路径|图源: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infographics/fit-for-55-making-buildings-in-the-eu-greener/
1.修订《建筑能效指令》
今年4月新修订的《建筑能效指令》对欧盟所有新建和既有建筑都制定了更具雄心的能效标准,旨在鼓励欧盟的建筑所有者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和翻修,以实现2030年前欧盟建筑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与2015年相比至少降低60%,2050年前欧盟所有既有建筑都达到零排放的目标[1,2]。具体措施涵盖零碳建筑路线图、新建和既有建筑的能效标准、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以及整合建筑与可持续出行基础设施等[1]。
零碳建筑路线图
欧盟各成员国已达成共识,将围绕2050年零碳建筑的目标,各自制定并出台建筑改造计划。这一计划明确了2030年、2040年和2050年的国家目标及路线图(National trajectory),具体涵盖建筑年节能改造率、一次和终端能源消耗量,以及运行阶段温室气体减排量。第一批改造计划预计于2026年6月30日前发布,并且每五年更新一次[1]。欧盟要求各成员国在路线图中列出国家设定的目标和用于衡量完成进度的具体指标,如减少受能源贫困(Energy Poverty)影响的人数,对已实施和计划实施的政策和措施的概述,以及对国家建筑翻新计划所需的投资、融资来源和措施的概述[3]。
图源:Pixabay
新建建筑
修订提议中对于新建建筑的规定主要聚焦于要求达成零碳建筑的时间节点,以及能效证书的配备情况。能效证书根据建筑的能效表现将建筑物按照从A(表现最佳)到G(表现最差)的等级进行排名。为此,欧盟成员国同意在能效证书中添加新的“A0”和“A+”类别,分别对应零碳建筑,和能够为电网贡献可再生能源的零碳建筑[4]。
欧盟对于新建建筑的排放要求|图源: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infographics/fit-for-55-making-buildings-in-the-eu-greener/
既有建筑
对于既有建筑的减排主要着重于激励高耗能建筑的节能改造与翻修,逐步淘汰能耗表现差的建筑,以持续改善整体建筑的能耗表现。为此,欧盟成员国同意,针对居住建筑和非居住建筑,基于不同建筑类别的建筑物每年每平方米的最大能耗,分别设立最小能耗标准和最大能耗阈值。基准数据来自不同建筑类别2020年1月1日的能耗数据[4]。同时,欧盟也将提供财务支持、税收免减及行政支持等配套措施,来帮助推动建筑节能改造,目标是在2030年前将现有建筑年节能改造率至少翻一倍。此外,对于居住和非居住建筑,成员国也同意设立不同的时间节点,来逐步推进建筑能效提升。
- 居住建筑
为了实现2050年前所有既有居住建筑零排放的目标,欧盟设置了多个时间点和小目标来监测各成员国的实施进展,居住建筑的平均一次能源使用量与2020年相比
-到2030年应至少降低16%,
-到2035年降幅应达到20-22%[1]。
为了在确保⾜够灵活性的情况下充分地反映国情,各成员国可使用本国制定的零碳建筑路线图来逐渐降低居住建筑的平均一次能源使用量[5]。
- 非居住建筑
针对非居住建筑,欧盟设置了两个最大能耗阀值,第一个最大能耗阀值基于成员国能耗表现排名后16%的非居住建筑的一次能源使用量,第二个最大能耗阀值则基于能耗表现排名后26%的非居住建筑的一次能源使用量,并要求所有非居住建筑能耗在2030年前降低到第一个最大能耗阀值以下,且在2033年前降低到第二个最大能耗阀值以下[1]。
考虑到一些建筑节能改造的难度,欧盟也对部分建筑进行了豁免,可以不用遵循更新的排放标准,包括:历史建筑、与宗教活动相关的建筑、小于50 m2的独立建筑、军用国防建筑、工业建筑,非住宅农业建筑,以及度假屋和使用时间有限、能耗较低的住宅[1]。
图源:Pixabay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行业的运用
除了新建和既有建筑能效标准的提升,新修订的提议对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提出要求,以确保能够最大化地开发利用新建建筑在太阳能发电方面的潜力。对此,各成员国同意遵循以下时间表对符合条件的建筑部署合适的太阳能装置:
- 2027年,所有有效建筑面积大于250 m2的新建公共和非居住建筑;
- 2028年,所有有效建筑面积大于2000 m2的既有公共和非居住建筑,以及所有有效建筑面积大于500 m2的正在进行需要行政许可的活动的非居住建筑;
- 2029年,所有大于750 m2的既有公共和非居住建筑;
- 2030年,所有新建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附近的有顶停车场;
- 2031年,所有有效建筑面积大于250 m2的既有公共建筑[1]。
另外,欧盟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停止对独立化石燃料锅炉的补贴,到2040年完全淘汰化石燃料锅炉[6]。
整合建筑与可持续出行基础设施
欧盟积极鼓励绿色出行,致力于推动建筑与可持续出行基础设施的整合。各成员国也同意在建筑物内为自行车提供更多停放空间,为电动汽车加装充电桩,以及预备未来增加充电桩数量所需的基础设施[1,2]。
图源:Pixabay
2.建立建筑行业碳市场
作为欧盟减排的关键措施之一,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U ETS)的改革也是Fit for 55提案的一部分。这次改革带来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减排目标、碳排放配额、覆盖行业、资金补贴四个方面[7,8]:
- 更具雄心的减排目标:到2030年,EU ETS覆盖的10000项设施的碳排放量将较2005年减少62%,比原先43%的目标更进一步;
- 加快缩减欧盟碳排放配额:欧盟将在2024-2026年两年间减少1.17亿吨的碳排放配额,同时,在2024-2027年和2028-2030年期间分别每年减少4.3%和4.4%的碳排放配额,比现有的2.2%的年减少量高出近一倍。此外,被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覆盖的、欧盟认为容易产生碳泄漏的行业,如水泥、铝、化肥、电力、氢和钢铁等,将在2026-2034年逐步取消免费碳排放配额;
- 扩大覆盖行业:2024年起,航运业将被纳入EU ETS中,2027年欧盟将为建筑、交通和其他一些特定工业行业的能源使用单独设立一个排放交易体系(ETS2);
- 增加资金补贴:既有的现代化基金(Modernisation Fund)和创新基金(Innovation Fund)的资金规模都会加强,其中现代化基金将会用于支持优先投资,而创新基金则将增加2000万的配额用于支持航运行业脱碳。
欧盟理事会于2023年4月正式批准了EU ETS的改革——ETS2。这一改革会从排放的上游,即建筑物的能源供应商进行排放管制,而非针对终端消费者[9]。同时,为了防止公民承担额外的能源成本,ETS2一开始只会针对商业建筑,私人建筑最早在2029年之前都不会被纳入新的排放交易体系,并且还需要经过欧盟委员会的全面评估,欧盟理事会和议会的共同批准[10]。此外,如果届时能源价格增长过快,ETS2将会被推迟到2028年启动。同时,为确保配额价格不会过高,针对ETS2的新的价格稳定机制(Market Stability Reserve, MSR)也已确定,以确保:如果配额价格在连续的一段时间内超过每吨45欧元,额外的配额将被释放以增加市场供应[11]。
社会气候基金
虽然ETS2不直接针对终端消费者,但它对建筑和道路运输行业实施的碳定价策略预计将推高化石燃料价格,从而对低收入家庭、微型企业和道路运输业者产生显著影响。据估计,欧盟有超过3400万人受到能源贫困的困扰——由于家庭收入较低、能源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高、建筑和家用电器能效低等原因,这些家庭不得不将能源消耗减少到影响人体健康的水平[12]。欧洲能源贫困人口总量随着2021年能源价格上涨不断增加。因此,为保护最脆弱的群体、社区和商业主体,欧盟成员国在推动ETS2建立的同时,提议在Fit for 55提案的框架内成立社会气候基金(Social Climate Fund),旨在缓解相关政策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13],也为这些群体提供财务支持。
该提议于2022年12月在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间初步达成共识,并于2023年4月正式被欧盟理事会采纳。社会气候基金的资金将来自拍卖排放许可证(Auctioning of allowances)产生的收入——燃料销售公司需要为商业运营中产生的排放负责,以ETS2制定的碳价(Carbon price)购买许可证。2026至2032年之间,社会气候基金预算将达到650亿欧元,用于支持欧盟成员国的建筑物翻新、能效提升、制冷和供暖系统脱碳,以及零排放和低排放交通运输,也会直接对家庭收入给予一定的临时补贴[13,14]。
欧盟希望社会气候基金通过四条路径推动气候目标的实现
图源: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infographics/fit-for-55-social-climate-fund/
3.修订减排责任分担机制
减排责任分担机制(Effort Sharing Regulation, ESR)为各欧盟成员国设定了有约束力的国家减排目标,主要针对未被纳入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行业——除航运外的国内交通、建筑、农业、小型工业和废弃物,这些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欧盟总排放的60%[15]。
ESR法案于2018年通过,该法案承认各成员国采取气候行动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根据成员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各国分别确定了差异化的减排目标,督促成员国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y)。2021年7月,欧盟委员会提交了修订ESR的提案。2023年3月,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该提案,将ESR法案修正案纳入Fit for 55提案框架内,并根据减排潜力(Potential)和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等因素,对各国目标进行调整[15]。覆盖行业方面,法案修正案规定,尽管更新后的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涵盖了海运、建筑、道路交通及其他行业,ESR的覆盖范围应保持不变,这些行业的2030年减排目标也从先前的较2005年温室气体排放水平降低29%提高到降低40%[16]。作为Fit for 55的其中一个举措,ESR将与ETS2协同作用,促进与建筑相关的利益方进一步减排。
图源:Pixabay
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危机压力和欧盟2050年碳中和目标,Fit for 55提案通过制定建筑能效标准、建立建筑行业碳市场,运用财税工具并提供行政支持,来推动建筑行业节能降耗,扩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规模,整合零碳建筑和零碳交通相关的基础设施,全面实现建筑行业碳排放减量。提案设立专项基金,确保低碳转型过程中兼顾包容性,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维护转型期的社会经济稳定,并对各成员国的减排责任进行动态调整,平衡各国减排的成本效益,确保区域内气候责任分配的公平性,形成减排合力。
Fit for 55提案还将带动建筑产业价值链上的其他产业、欧盟贸易伙伴及更广泛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技术研发、资源配置和机制优化,在引领欧盟建筑行业低碳转型的同时,为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建筑相关行业脱碳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
WRI将持续探索新方法,助力中国城市积极应对城镇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挑战,通过加强与公众、媒体、企事业机构、政府部门等合作伙伴的交流合作,推动城市建设的低碳转型。我们将在后续的推送中继续分享国际城市的先进经验,助力中国城市的低碳、公平、包容转型,为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infographics/fit-for-55-making-buildings-in-the-eu-greener/
[2] https://energy.ec.europa.eu/topics/energy-efficiency/energy-efficient-buildings/energy-performance-buildings-directive_en
[3] https://circular-cities-and-regions.ec.europa.eu/support-materials/eu-regulations-legislation/energy-performance-buildings-directive-directive-eu
[4]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22/10/25/fit-for-55-council-agrees-on-stricter-rules-for-energy-performance-of-buildings/
[5]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RegData/etudes/ATAG/2024/762311/EPRS_ATA(2024)762311_EN.pdf
[6]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legislative-train/theme-a-european-green-deal/file-revision-of-the-energy-performance-of-buildings-directive
[7]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infographics/fit-for-55-eu-emissions-trading-system/
[8]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22/12/18/fit-for-55-council-and-parliament-reach-provisional-deal-on-eu-emissions-trading-system-and-the-social-climate-fund/
[9] https://icapcarbonaction.com/en/ets/eu-emissions-trading-system-buildings-and-road-transport-eu-ets-2
[10] https://www.europarl.europa.eu/news/en/press-room/20220516IPR29663/fit-for-55-in-2030-meps-put-forward-demands-on-emissions-trading-system-reform
[11]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press/press-releases/2022/12/18/fit-for-55-council-and-parliament-reach-provisional-deal-on-eu-emissions-trading-system-and-the-social-climate-fund/
[12] https://energy.ec.europa.eu/topics/markets-and-consumers/energy-consumer-rights/energy-poverty_en
[13]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infographics/fit-for-55-social-climate-fund/
[14] https://climate.ec.europa.eu/eu-action/european-green-deal/delivering-european-green-deal/social-climate-fund_en
[15] https://climate.ec.europa.eu/eu-action/effort-sharing-member-states-emission-targets/effort-sharing-2021-2030-targets-and-flexibilities_en
[16] https://www.consilium.europa.eu/en/infographics/fit-for-55-effort-sharing-reg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