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降水:越来越“任性”?
水资源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老生为什么要常谈呢?自然是因为重要。
在10天前正式全文播发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水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治理流域、防控污染,还有就是,气候变化。必威在线登录 将依托旗下 Resource Watch, Aqueduct等多个数据平台,结合官方披露信息,在世界水日的这天,跟你聊聊中国那些很“水”的问题。
本期“数”语:降水异常
2020年注定特殊。除了疫情,全国多地也接二连三的遭遇了罕见的极端降水天气。
水在该来的时候不来、或者是一来再来,就会给国家生产活动、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从夏天三峡经历建库以来最大洪峰,到安徽江西多地汛情告急,再到冬天浙江福建等地水库见底高耗水行业供水暂停, “任性”的降水正在越来越高调地强调自己的存在感。
为了带你更直观地了解2020年中国的降水到底有多反常,WRI利用全球遥感数据分析了2020年中国各省每个月的降水情况,并于过去的和未来两类情景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有对未来的情景分析都基于IPCC的RCP8.5情景展开,适用于了解气候变化影响可能带来的极端值。
中国未来年降水总量或整体增加10%,时空分布不均或可能更突出
在RCP8.5情景下,1980年至2060年间,中国年降水量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历史(1980-2005)平均水平大约在1.68千万立方千米,而未来(2040-2070)可能增长10% ,达到1.84千万立方千米,而且极可能是“雨季越来越湿,旱季越来越干”。
从区域来看,2020年的降水异常“任性”,未来或更夸张。我们叠加了2020年12个月份的降水异常值地图。蓝色表示2020年相对历史(1908-2020)平均水平降水更多,红色表示更低。比对结果显示,去年中国中东部及东部沿海地区在雨季降水明显偏多,东南沿海地区在旱季降水显著偏少。
2020年7月至12月降水异常值地图。蓝色表示相对历史平均水平降水更多,红色表示更低。来源:WRI China Data Lab分析,原始数据来自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的ERA-5。
我们来看几个尤其“任性”的例子。
中部地区:
安徽省2020年6、7两月的降水量高达35万立方千米,几乎等于该省2019年全年的降雨总量,给当地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据新华社2020年7月7日报道,安徽自7月2日起遭遇强降雨,造成黄山、宣城、安庆、铜陵、池州、芜湖、蚌埠等7市31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截至7月6日统计,受灾人口42.4万人,紧急转移人口2.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1.7千公顷,因灾倒塌损坏房屋617间。
东南沿海:
浙江省2020年10至12月间仅降水2.7万立方千米,是该省四十年来同比降水最少的第四季度。2021年1月15日,浙江省宣布启动水利旱情蓝色预警:全省各市近30天降水量11至23毫米,均较多年平均偏少50%以上;连续无雨日16至27天不等;大中型水库蓄水率40%至74%,导致省内多地紧急出台限水措施。
浙江省应急管理厅介绍,浙江今冬干旱的直接原因是气象异常:2020年9月下旬至2021年1月20日,浙江省天气持续晴多雨少,全省平均降水量仅9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多。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减少超过7成,出现区域性、较严重的气象干旱,温州、台州、舟山等地的干旱重现期达到“50年一遇”。
江苏省2020年的降水异常也十分明显。其中,该省2020年6-7月降水量同比历史(1980-2005)高出了64%, 同比未来(2035-2065)情景也要高出46%。然而,该省2020年10月的降水量相较于7月的峰值减少了87%,也同比低于历史平均水平和未来情景预测。
西南地区:
预测数据显示,2035-2065年间,广西省的雨季降水或将显著上升,六月最大值可能高达56万立方千米,同比过去四十年该月的最大值37万立方千米,增长率高达51% 。
西藏、云南、四川三个中国每年降水最多的省份,2035-2065年间降水可能会有明显增多。其中云南和西藏的雨季也将在未来有所延长。
由此可见,中国的降水异常问题相较过去愈加尖锐。除了积极出台和落实各类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之外,气候适应也是应对极端天气的关键。新近出台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和评估,提升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
逾1/3的省份实现 GDP与供水总量“脱钩”,高效用水渐成大势
除了极端天气,水资源作为极其关键的生产资料,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发电、印染、灌溉、食品加工……虽然耗水强度不尽相同,但几乎所有行业都离不开水资源。推动产业朝着节水、低耗水方向优化经济结构,可以让我们更加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在确保经济发展地前提下,为自然生态修复留出更多富余,同时有效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
基于国家统计局2004-2019年的公示数据,我们将各省的GDP发展状况和用水量进行了比对分析,发现中国已有12个省的GDP与供水总量“脱钩”,实现“用更少的水,赚更多的钱”。
其中,广东省表现尤为亮眼。根据广东省水利厅去年年中发布的2019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该省在多年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人均综合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三大重要用水指标连续16年呈下降态势。按2000年可比价计算,该省在1997年至2019年的23年间万元GDP用水量下降了89.7%。
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更加科学的目标和解决方案
水资源只是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生产生活众多途径的一个缩影。
净零目标之下,中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都需要进行系统性、结构性的改革优化。WRI多年来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呼吁各类型主体设立更加科学、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助力全球气候减缓。
2015年,WRI 与多家国际机构发起“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Based Target Initiative, SBTi),帮助企业减排设定和落实科学、可行的目标。今年,WRI将通过参与、推广“科学目标网络” (Science-Based Target Network,SBTN)进一步拓宽目标范围,鼓励更多的城市和企业实现可持续转型,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空气、水、海洋、土地和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存资源纳入发展计划。WRI等45家国际机构将为这些先锋企业和城市提供科学、详尽的技术支持和实践指导。
未来已来。我们期待中国制定、出台更加科学、详尽、可实践的气候适应战略,加速奔向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说明:本文中所有对未来的情景分析都基于IPCC的RCP8.5情景展开,属于温室气体高度排放的情境,适用于了解气候变化影响可能带来的极端值。气候模型使用了包括CMIP5中的CCSM4,CNRM-CM5,GFDL-ESM2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