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动与静: 新加坡滨海湾,地铁站与城市大型公共空间的结合
(本文转载自澎湃新闻市政厅)
本文系《营造•动与静:打造以人为本的TOD公共空间》系列文章正文第五篇。该系列共七篇,由必威在线登录 出品,通过介绍国内外轨道TOD公共空间的实践案例,旨在说明,当今的TOD规划除了刻意追求建筑与规划叹为观止的形式效果外,更应考虑“个人或群体的平凡、甚至是日常琐碎的需要”。在扬•盖尔提出公共空间概念45年后的今天,场所营造以及城市街道更新,在很多国家正如雨后春笋般掀起一场“公共空间革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城市也能让这一概念得到实践与发扬。
必威在线登录 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环境智库。在城市规划和交通领域深耕数十年,有着丰富成功的实践经验。其可持续交通发展研究工作依托位于美国、中国、墨西哥、巴西、印度和土耳其等国家的经验积累,以及与各国地方和国家政府、国际非政府组织以及商业机构的紧密战略关系,以成功的试点项目、扎实的政策研究和广泛而有影响力的能力建设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推动地方、国家以及全球层面的可持续交通发展。
*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下属的“智库和市民社会项目”小组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必威在线登录 自2012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球最佳环境类智库,并于2013年和2014年连续获得全球能源与资源政策类智库第二名。
公共空间是城市中最珍贵的公共资源,市中心区的轨交站点是与城市公共空间联系最紧密的地段。城市中心地区的空间品质提升,有助于重塑城市形象、激发经济活力,也是全球城市建设的趋势。对中国城市而言,在市中心的有限空间,如何平衡公共与私有、生产与休闲,并从总体上提升地块的可达性和功能性,也是当下无法回避的问题。
新加坡滨海湾的案例,为此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一仍在建设中的复合开发项目,将地铁与环滨水湾的空间规划建设结合,形成了新加坡市中心最大的开放空间环。
可达的环水空间:地铁站与城市滨水空间结合
与公交引导的城市开发所提倡的高密度、高强度开发相补充,随着城市生态保护逐渐得到重视,在城市主要公交走廊或站点附近,利用已有地形条件与生态环境来创造城市公共空间,正成为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新加坡滨海湾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案例。
新加坡滨海湾(Marina Bay)位于城市核心地区,濒临东侧湾区,是政府在1970年代在新加坡河大规模填海造陆而成。
1983年,新加坡重建局(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URA)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滨海湾定位成新加坡“花园城市”发展战略的示范区域[June Gwee, ed. (2013). Case Studies in Public Governance: Building Institutions in Singapore. Taylor & Francis Ebooks.ISBN 9781136447075.]。在该地区远期规划中,新加坡放弃所有填海造陆可能,将该滨水空间全部保存为生态公共空间,并建立连续的步道与开放空间系统。1992年,滨海湾的改造已初步成形,约360公顷的土地得到了整理与生态恢复,形成4.5公里围绕湾区的滨水空间[Ching Tuan Yee and Benjamin Ng. "Marina Bay: The Shape of Things to Come". Civil Service College.]。
2006年,为了服务滨海湾地区(含滨海金沙酒店及综合体和规划中的滨海湾花园),新加坡陆路交通局宣布,在滨海湾地区修建新的地铁站点,这条线路后来被延伸扩展,成为连接市中心和新加坡其他地区的“滨海市区线”(Downtown line)。该线路一期工程在2013年12月建成通车,在滨海湾地区设置了宝门廊(Promenade)、海湾舫(Bayfront)、市中心(Downtown)、直落亚逸(Telok Ayer)等站点。这些新增站点与原有的莱佛士坊(Raffles Places)、滨海湾(Marina Bay)等站点交互串联,围绕滨海湾,形成了密集的地下轨交环路,通向新加坡全岛其他地区,极大提升了其空间可达性。
经过多年的规划与建设,滨海湾地铁站网络与地上公共空间结合形成一体化系统。地铁系统不仅连接了新加坡市中心主要就业和商业地区,也联系了多个主要的公共服务、娱乐与公共空间目的地,包含:
➤地标与城市旅游目的地:新加坡地标鱼尾狮、摩天轮、滨水艺术厅与滨水步道;
➤城市公共服务目的地:科学艺术博物馆、植物园(Gardens by the bay) ;
➤娱乐、商务与商业目的地:滨海金沙酒店、会展中心、购物中心、赌场组成的综合体。
这种地铁站与公共空间滨水相结合开发的模式,构成了新加坡最大规模的“交通+公共空间”滨水环,在环境保护的同时,兼顾商业与公共空间的开发,加速促使该地区成为世界级地标。
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引导
首先是总体规划定位。滨海湾作为新加坡第一个大型开放与公共空间,规划初期便确定了“开放、混合,具有24小时不间断活力的地区”的定位,这一综合构想通过多种长期性策略逐步建设实现。
在可持续和公交导向的发展战略基础上,滨海湾地区的最终构想涉及4条MRT线路、9个轨交站点、环水长廊、串联起来的公共场所,以及新加坡第一个系统规划的自行车专用道系统,最大限度地优化居住、工作和游览的公共可达性。滨海湾也是新加坡第一个举办大型水上活动和重大庆典的开放场所,规划中确定的绿色的街道、茂盛的公园和高层屋顶花园,都将成为市中心重要的景观特征。下一阶段,滨海湾的建设重点包括提升滨海南(Marina South)地区的居住功能,建设充满活力、绿色、慢行交通友好的混合社区。
规划控制手段则用以鼓励产生公共活动的空间利用方式。
滨海湾地区不仅在滨水空间划定一片区域,严格控制开发用途以及开发强度(仅作公共用途与生态保护),而且在其周边更大范围的地区提升公共空间的营造。在新加坡的控制性规划体系中,包含一类称为“活动空间控制性规划”(Activity Generating Uses Plan)。该规划对主要公共步行空间的周边建筑临街空间,进行用途控制。在规划中,被划定为“活动空间”的建筑物一层、二层或地下空间,其用途一般被限制为商店、餐馆、健身中心等,以促进临街空间的活力。在滨海湾地区,绝大部分建筑临街空间,被强制控制为活动空间。同时,连同滨海湾周边的地铁站在内的地下空间,也被规划为活动空间。在控制性规划的强制规范与引导下,滨海湾的公共空间可绵延更广泛的空间,提供多样性的活动目的地(公共活动、商业、办公与休闲等),所以极大提升了整个地区的吸引力与活力。
交通规划方面,地铁线路、开放步道和水上交通相整合,形成可达的滨水空间。
2010年,连接滨水湾东部南北两岸的双螺旋步行桥(the Helix)建成,标志着环绕滨海湾的开放步行空间全线贯通。公共交通方面,随着MRT市区线一期工程的建成运营,滨海湾步行范围内可达的MRT站点达到7个。据规划,至2018年滨海湾还将新增3个地铁站点,成为新加坡轨道交通布站最密集的地区。
除轨道交通外,滨海湾的总体规划中,也针对有遮蔽的步道、地下通道、建筑物二层连廊、水上出租车在内的综合交通等进行完善,并实现不同公共交通模式之间的整合,因而,在区域交通规划上,提升了地区出行选择多样性与可达性。
城市设计方面,多方位城市设计指引产生了协同效应。
作为城市核心区规划的一部分,滨海湾的发展受到地区城市设计导则的约束,其中包括:
➤地铁站地下步道引导
➤屋顶空间设计引导
➤用于CBD与滨海湾等核心地带的夜晚灯光总体规划,等等。
这些设计导则与控制性规划结合,将滨海湾地区打造成一体化、和谐、连续的公共空间,将此前地区定位与总规目标逐一落实。
政府与企业合作开发滨水空间
公共项目由政府主导。2008年开始,新加坡政府花费了3500万美元,完成了围绕于滨海湾周围,长3.5公里的滨海步道(Waterfront Promenade),还包括环保主题的游客中心以及滨海中心的双螺旋桥。
商业开发由政府引导,开发商主导建设。根据新加坡的整体规划,全新加坡有两个综合度假区,其中一个位于滨海湾东侧。为此,新加坡政府向国际开发商招标,进行56公顷土地的总体开发。2006年,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以其商业导向的开发计划赢得开发权。在12亿元新币的土地出让金基础上,金沙集团总共投资了超过80亿新币用于金沙酒店的建设与开发。
文化与娱乐项目,政府与商业运营。政府运营项目如全新加坡的国庆日烟火表演,新加坡重建局组织的“点亮滨海湾”(I light Marina)空间艺术活动。商业运营项目包括由滨海金沙集团组织的水幕电影表演、由星展银行组织的露天电影季等。
经验与启示
首先是开发的综合性与同步性。在开发项目上,滨海湾地区综合了交通、滨水、商业、旅游、公共设施等多种功能,支撑了环形滨水地区的活力。在开发时序上,交通改善与综合开发的同步,在保证滨海湾地区可达性的同时,也带动了区域的商业、文化与旅游发展。
其次是总体规划的重要性与执行能力。从最初的填海造陆到今天的环水空间,滨海湾的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规划、开发、运营过程。其得以实践和最终取得成功,有赖于系统性的规划能力、政策与资金的连续性,以及稳步推进的执行力。
最后,需重视在高容积率地区保留的开放休闲空间。滨海湾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城市密集地区的大型公共空间,不但能够成为地铁的主要目的地吸引客流,也能够作为旅游目的地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尽管如此,滨海湾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与其他地块之间的可达性问题。为了最大化提高空间活力,滨水公共空间除了地铁可达性,还需要步行、地面交通等多层次的通达。而滨海湾东临滨海湾花园,东北是长条形的东海岸公园,只有西侧紧邻市中心地区,却在地面上被一条城市快速路切割,大大降低了滨海湾地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程度。
其二,大规模开发的尺度问题。滨海湾的总体规划虽然把公共空间活力作为重中之重,但由于开发与资本运营规模较大,在滨海湾金沙酒店等大型综合体周边,空间切割和非步行尺度的问题仍然存在,未来的滨海湾地区仍需要更加精细的空间营造。
作者简介:
陈立群,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师,场所营造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特聘讲师,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心理学学士、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硕士。场所营造实验室(Crowdsourcing Placemaker,CSP)是一个致力于借助公众、社区及多元主体力量,通过众包式/参与式规划营造更好公共空间的非正式研究和实践团队。CSP此次与WRI合作,共同完成了本系列文章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