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气候经济中的城市化:对话全球气候和经济委员会主席菲利普•卡尔德隆

2015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最为重要的一年,城市将发挥关键作用。这一年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球决策将为释放城市潜力、改善几十亿人的生活质量提供诸多机遇。
CityFix对话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主席、2015“重塑可持续交通年会”主旨演讲嘉宾菲利普•卡尔德隆(Felipe Calderón),进一步了解城市如何促进可持续和低碳经济发展。

1. 您担任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主席。经济学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日益紧密,城市及其领导者如何融入其中?
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于2014年9月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孕育经济增长:新气候经济报告》,提出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变革三大经济系统:城市、能源和土地利用。
在城市方面,目前世界一半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3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10亿,这意味着今后15年每月将新增一个与华盛顿特区、柏林或新加坡人口规模相当的城市。我们必须用智慧的方式建设新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发展紧凑、通达型城市。城市的建设和交通体系发展方式决定着未来数十年城市的经济表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
因此,城市官员作出的许多决策将塑造经济并决定气候变化行动的成败。我们必须推进正确的城市化进程。
2. 城市如何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遏制气候变化?
一切城市都面临诸多机遇,能通过成本效益型投资提高能效、管理垃圾、改善交通系统,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报告认为城市通过实施智慧和环境友好型决策,能够节省巨额资金。我们的分析表明,在正确的城市发展模式下,今后15年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需求将减少3万亿美元以上,节省下来的资金可用于发展其他重点领域。
3. 城市同时实现气候行动和可持续经济增长及繁荣面临哪些挑战?
如果城市的管理水平低下,将会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成本。例如,每年美国仅城市扩张一项就造成4000亿美元的经济成本,同时还造成排放大幅增加。再例如,亚特兰大和巴塞罗那人口数量大致相同,但亚特兰大城市扩张所造成的交通领域排放是巴塞罗那的10倍。
按照现有趋势,今后15年全球每天都会新增一片比曼哈顿岛还大的城市面积。预计到2030年私家车数量将从目前的10亿辆增加到20亿辆。要想应对气候变化必须遏止这种趋势并采取新的措施。
4. 2015“重塑可持续交通年会”的主题是“智慧城市,共享繁荣”。您觉得城市如何才能成为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指更加通达、紧凑和协调的城市,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更有效地进行长期规划,并在基础设施领域进行明智的投资。《应对气候变化、孕育经济增长:新气候经济报告》发现城市面临许多机遇,能同时提高经济表现和降低气候风险。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就是能够抓住这些机遇的城市。
全球各地的城市纷纷作出智慧型决策。180多个城市已经建立快速公交系统(BRT),近700个城市实施了公共自行车项目,拼车出行等各种智慧交通系统正在全球各地蓬勃兴起。
5. 2015“重塑可持续交通年会”的与会者如何帮助城市发挥其在新气候经济中的潜力?
他们应考虑如何建设通达、紧凑和协调型城市,并将城市发展作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心问题;应在全球最大的一批城市改革交通系统,寻找途径可持续地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还应想方设法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孕育经济增长:新气候经济报告》所列举的行动措施。大家现在就应该采取行动,建设更美好和高效的城市,同时实现经济繁荣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