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转型 | “公正转型资金支持机制”研究课题二期启动会暨一期结题会顺利召开
4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国发院”)与必威在线登录 (WRI)联合研究课题“公正转型资金支持机制”二期启动会暨一期结题会于北京大学承泽园顺利召开。

北大国发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联席主任马骏在开场致辞环节介绍了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将公正转型纳入转型金融框架的背景,为公正转型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WRI可持续投资项目研究员苏亭和北大国发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研究专员张静依作为课题组代表,展示了公正转型资金机制国际经验课题一期的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欧盟、苏格兰、美国、印尼等国家公正转型资金机制的关键设计要素,并总结了国际经验的特征和对中国的启示。
国际经验表明,多数案例国家都将“公正转型”纳入到气候战略考量,并进行了系统性规划。各国结合各自实际国情,给予了“公正转型”丰富、多元的本土化诠释。除了工人的培训和再就业,广义的公正转型也支持地区经济多元化发展。由于涉及员工福利以及许多具有较强公共属性的项目,大部分国家的公正转型资金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欧盟等经济体也强调财政金融共同发力,通过多边金融机构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公正转型。

北大国发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副主任何晓贝在介绍说明课题二期研究的主要思路时表示,二期项目课题组将以山西为例,识别转型的压力和机遇,并基于中国已有的政策经验,探索潜在的财政金融支持方案,建立中国公正转型的资金支持机制。
来自北大能源研究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财政和金融专家,和来自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山西大学、长治能源革命研究院的地方专家也在会议上积极讨论,在肯定了现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同需要“摸清家底”,量化识别出双碳目标下重点省份面临的社会影响,识别出易受气候转型影响就业群体的规模和易受影响省份的财政压力。
专家们强调,要结合现有中国实际,厘清公正转型议题在国内推进中的轻重缓急,同时把握公正转型带来的机遇。短期来说,财政政策可以重点关注气候转型中脆弱人群的失业保障和再就业,金融政策可以以落实转型金融为抓手;长期来说,针对气候转型脆弱地区的财政平衡压力问题,政策研究者可从双碳目标下的财税体制改革角度思考中央和地方财政应分别扮演的角色。此外,也应充分考虑国际气候资金可发挥的作用。
WRI可持续金融总监李晓真在总结环节强调,在过去一年的研究中,课题组通过对国际案例相对深入全面的分析,建立了关于公正转型资金机制的研究基础。二期课题的重心聚焦在财政和金融机制,课题组期待未来加强与不同类型机构的对话与合作,探索公正转型资金的多种渠道,助力中国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现场 | 图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宏观与绿色金融实验室